林森答中评:招生是抢人才 港府应适当松绑
(资料图片)
香港思路研究会、岭南大学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所、香港高等教育评议会、周文港立法会议员办事处近日共同发布《香港发展国际教育枢纽的对策建议》研究报告,为香港建设国际教育枢纽提出了多方面建议。报告强调,香港应放宽限制、加强配套,支援吸纳非本地生来港就读。香港高等教育评议会常务理事、港专学院协理副校长林森博士就此接受中评社记者访问时表示,吸纳更多优秀学生来港,也是“抢人才”的一环。为了与其他地方“抢生源”,政府可以做得更多一些,例如检视现有政策并做符合现时情况的更新,包括放宽本科非本地学生收生限制及放宽副学位的对外招生。
林森表示,吸纳更多优秀学生来港,也是“抢人才”的一环。以创新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下,人才愈发重要,全球人才争夺日益激烈。而香港近年受人口减少影响,教育需求逐步减少,不少中小学面临缩班杀校危机,自资专上院校收生严重不足。林森表示,推动香港建设国际教育枢纽,不单可以高效利用自资院校及中小学的剩余学额,亦有助填补香港的人才缺口,还能吸引内地及海外优秀人才来港发展,有助香港增强国际竞争力;长远来看更有利推动香港教育产业国际化发展,助力经济发展。
谈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抢生源”,林森认为,政府可以做得更多一些。“我们在报告中提到的《内地与香港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备忘录》,是2004年发布的,到现在2023年,基本上没有寸进。”林森认为,政府是时候更新相关政策,尤其应该重新检视资助院校两成、自资院校一成的非本地学生收生限制,并做出符合现时情况的更新。“政府也说要检讨或检视,但到现在都没有任何进展,实际上香港的各大高校也一直对此很关注。”
另一方面,林森还认为,副学士学位的招生也应该重新放宽。即报告提出的,可考虑将承认的学位程度,改为由香港副学位/内地大专程度开始,以便令香港的资助及自资院校更广泛地录取更多来港就读市场紧缺的特定应用学科学生;而且,在维持评审标准和公信力的前提下,须简化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教育局审批自资院校开办课程的行政程序,从而发挥院校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促进专上教育多元发展。林森表示,自己一直在相关界别工作,对副学士学位在香港及内地早前的招生情况有一定的瞭解。“这其中有一个开放、收缩的过程,当然就是大家在互相适应,政策在不断的调试。但现在来说,又到了一个重新调试的时候。”
林森认为,副学位对沿海省份和城市来说有相当的吸引力,“本科教育是人生成长重要阶段。学生的年纪还小,香港在地理位置上比较近,父母会比较放心,而在香港学习,学位再上升的机会也比较多——无论是再升至公办或私立的院校。总体来说,香港的优势跟新加坡等其他地方比起来,还是很突出的。”
X 关闭
- 太阳能